东山县全力构建海峡文化名城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07-06-26 22:10作者:县委报道组来源:闽南日报网址:http://218.86.31.69:88/html/2007-06/26/content_51400.htm

20170626闽南日报.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2.jpg


打响“台”字特色品牌
——东山县全力构建海峡文化名城


  东山岛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早从史前时期古人类就通过“东山陆桥”完成了早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东山是“东山陆桥”的“桥头堡”、“南岛语族”起源地之一和中原文化向台湾海外传播的“中转站”,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儒学大师、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清代马兆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为古城文化的积淀平添功劳。东山还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音乐)之乡。


  2006年7月,东山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亮出了建设“海峡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奏响了“海峡文化名城打造曲”。


  挖掘海峡文化名城底蕴


  东山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的闽台史前文化,形成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构成了建设海峡文化名城战略良好的历史条件。东山的铜山古城,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是福建东南沿海五大水寨之一,有着600多年抗列强、御外辱的光辉历史。东山是戚继光抗倭扎寨的练兵地,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的出征地,震惊中外的东山抗战和东山保卫战发生地,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海疆军旅文化。兼容并蓄的民间民俗文化,形成独具地域艺术魅力的地方文化。歌册、南音、昆腔、汉剧、潮剧、芗剧、四平锣鼓、八音、潮州音乐、铁枝木偶等各种风格独特的民间曲艺相继在东山繁衍,一时享有“民间曲艺大观园”之美誉。东山歌册不仅与东山关帝信仰风俗同列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且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山素有“东方夏威夷”、“天然影棚”美誉,与文化古迹、涉台文物、海上运动、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融于一体,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博物馆、寡妇村展览馆等八大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功能与作用。这里成功地举办了国际和全国沙滩排球赛、帆船帆板赛等活动。随着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建成,提升了体育文化的规格和品位。


  东山地灵人杰的知名度和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为海峡文化名城品牌的塑造提供了宽阔的想象空间。


  打响对台特色文化品牌


  品牌是先进性的象征,是竞争力的体现。东山以其海洋文化、海峡风情、海岛风光“三海特色”而闻名遐迩。为了实现建成“海峡文化名城”的目标。近年来,东山县重点培育、提升、拓展十大文化品牌。


  一是同宗同神的关帝文化品牌。依托东山关帝庙,坚持年年办好“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使关帝文化成为全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主打品牌之一。二是恬淡和谐的海岛生态文化品牌。发挥“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全国生态示范县”、“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品牌效应,把东山建设全国知名的海岛生态文化品牌。三是自然造化的海岛旅游文化品牌。以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风动石景区为龙头,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县,加大市场化开发培育。四是见证历史的海峡考古文化品牌。依托“东山陆桥”、“贝丘遗址”、郑成功水操台、古战船等遗存,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国际考古研究基地,促进海峡乃至环太平洋地区掀起考古和寻缘热潮,进一步凸显东山在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传播交融中的作用。五是精神永恒的红色文化品牌。以谷文昌纪念馆争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契机,把谷文昌纪念馆、寡妇村展览馆等景点建设成为全省红色旅游景区中的精品。六是先贤名人文化品牌。对黄道周、马兆麟等先贤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打造名人文化品牌,发挥名人文化效应。七是打造宗教文化品牌。东山有儒、道、释等宗教文化种类,把长明寺和天地会、南少林的活动据点苦菜寺等串联起来,构成独特的宗教文化系列品牌。八是风格独特的海岛民间音乐文化品牌。抓住“东山歌册”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契机,做好征集、整理保护、展示和传承。九是海洋文化品牌。打造以东山二中海洋生物标本馆等为代表的海洋文化品牌,展示东山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展示海洋经济、海洋文明的成果。十是海峡体育文化品牌。发挥国家帆船板训练基地、国家青少年体育运动俱乐部的作用,使东山成为推动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目前,东山县正在积极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海岛美术)、(音乐)、(体育)”3个项目,并已通过省文化厅上报至国家文化部。


  搭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


  东山是台胞的主要祖居地之一,也是全国去台人员最多的一个县。目前在台东山籍台胞达20多万人,两地“五缘”关系密切,东山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分灵的祖庙,这些文化现象无疑是很好的撘桥者和传播者。


  近年来,东山县积极整合文化资源,努力把东山建成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窗口、民间民俗文化展示的舞台、海峡书画艺术创作的中心、海峡文物考古发掘研究的基地、海峡文化艺术品交易的市场。重点抓好“五个一”项目建设:一是发掘保护文化遗产。组织抢救、挖掘、整理和保护歌册、舞蹈、戏曲、书画、木偶、雕刻工艺、历史遗址等民间文化遗产。积极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名村、名园、名人、名品,让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二是推出一批文化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开发海滨文化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东山歌册等民间文化艺术合作项目;开发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单位、水下文物考古与发掘等文博考古合作项目。三是创作一批文化艺术精品。营造海峡文化名城独特的文化氛围。四是开辟一条对台文化旅游走廊。形成集“朝圣观光”、“文博与军博”、“文化展示与旅游休闲”、“水上运动与水下考古”、“文物与景物”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对台文化旅游走廊”。五是开展一系列学术团体的对台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适时举办关帝文化、妈祖文化等各类反映闽台历史文化同根同源的专题活动,成立世界关帝文化研究会或关帝庙宇理事会,定期举办“海峡论坛”;举办“海峡民俗文化节”等一批节庆活动,打响海峡文化品牌。


  东山,在海峡两岸共鸣中打造“海峡文化名城”,让海岛的历史文化积淀再现现代人文之光,再现了海峡两岸之间的历史渊源和相同的民俗文化,充分印证了闽台同根同源的历史事实,揭示了闽台亲情渊源关系及中华一统的深刻内涵。


文章分类: 民俗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