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想给壮丁家属正名
面对孤岛萧疏村庄、举目无炊烟之状,谷文昌想到的是如何收拾满目疮痍的山河,迅速修复被战火碾碎的人心。在云霄,在古雷工作点,谷文昌已摸到此前国民党抓壮丁的一些情况。在耐心地听完壮丁家属们诉说各自的悲欢离合后,他表示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会尽力提供帮助,帮助她们解决生活难题,鼓励她们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离开铜砵村村口这棵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榕树时,谷文昌心情很沉重。原先在古雷时说好接应的几位东山青壮年都不见了,八成也被国民党拉丁走了,他为他们的命运担忧,也为他们的家庭失去顶梁柱后的生活而揪心。古榕树啊,你见证了铜砵村那一段惨痛的历史,也请你继续见证今后每一天发生的故事吧。
有关壮丁家属的对待,虽然彼时在东山县一线工作的三个区委书记皆有建议,东山县工委进岛前也大致达成了某项认识,但建政肇始毕竟不可能那么具体,而且全县此类“家属”面大,铜砵村的惨剧更是突如其来,政策的落地面对具体情况,在递进过程中“犹抱琵琶半遮面”也好,停滞也罢,只能拭目以待。
此后,谷文昌在发动铜砵村妇女互助发展农业生产时,也派出医疗队为老人小孩治病,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传出并提醒他:“老谷,这些可是壮丁家属啊!”随着政治运动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个声音越来越强烈。一些干部群众将壮丁家属视为不安定因素、危险分子甚至敌对势力,出现了歧视加监视的情况,“敌伪家属”的称呼不胫而走。
一个要给壮丁家属正名的大胆想法,在谷文昌心中愈来愈强烈。他与县有关领导交流意见,领导告知最新情况:国民党败逃大陆后,在福建沿海与内陆都建有土匪武装,并把全省土匪统一组成“福建游击军区”,实施所谓“游击作战方针”,截至1950年上半年,全省土匪武装发展到7万余人。领导有其担心的理由:东山刚解放不久,海面很不平静,岛上敌特活动频繁,时见刀光剑影,谁能保证敌特不和这些壮丁家属联系?
全国范围的土改之后,开始划成分,“敌伪家属”在城关区划与不划之中僵持。谷文昌划不下去。这些壮丁家属一旦被扣上“敌伪”之帽,就成为对立的阶级敌人。每次经过铜砵村村口那棵古榕树,他望着那弯曲苍老的躯干、飘拂的长须、迎风摇曳的枝叶,总感觉像在诉说当年发生在树下的人间悲剧:史无前例的灾难啊,让东山留下了多少日夜思儿的老人、独守空房的少妇、无依无靠的孩子?怎忍心在他们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