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谷文昌之歌》十、海堤如利剑斩断东山穷根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7-30 21:37作者:钟兆云来源:《今晚报》2021年7月30日网址: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21-07/30/content_15360_4816796.htm?

20211008


谷文昌之歌


钟兆云 著


  十、海堤如利剑斩断东山穷根

  一组数据揭示了八尺门海堤兴建背后的不易:共投入46.8万工,完成砂、土、石总计45.8万立方米,花费173万元,结余27万元……后人可以不知道仅有的37名打石工如何保证开采工程所需的14来万立方米石料,也可以不明白仅靠33只木帆船如何化解工程需要运载沙石23万立方米、运程近10万公里的压力,但从那些已经发黄的历史照片可以看出:上千名民工自带的工具只是锄头、扁担、粪箕、木杠、绳子等,他们脸上的喜悦、热火朝天的场面告诉世人,在海峡急流中施工再危险,各种困难再多再大,都挡不住他们矢志追随共产党和谷书记改变家园面貌的铿锵步伐。

  海堤贯通那一天,全县人民犹如过年,像潮水般涌向八尺门。那些一辈子没出过岛的老人,在儿孙搀扶下走上崭新的海堤,抹泪说:“这辈子都想不到还能走到对岸,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卧海巨龙”竣工这一天,谷文昌是否在场,讲了些什么,已无关紧要。但可以想见,那人声鼎沸的场面给他留下了一生难忘的画面。毕竟,眼前这个创举是东山人民移山填海、改造自然的伟大象征。它的建成,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孤岛的交通阻隔,对巩固国防、加强战备有着重大作用,而且必将大大促进东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浪飞花。

  堤成,叶飞不忘约定,1962年春节过后莅临东山岛。建造八尺门海堤如同建造厦门海堤,是共产党人的战略决策,体现了他们的前瞻,谷文昌和后来的共和国交通部长叶飞一样,是“要致富,先修路”的先行先试者。

  这条海堤如一把利剑斩断了东山的穷根,成为东山腾飞的基础。孤岛成半岛第二年,谷文昌接到县财政报表时,不禁眉开眼笑:196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为2852万元和373万元,比上年增加了25%和45%。

  1973年底,谷文昌看到《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的报道,不禁笑了:东山人民在云霄人民、驻岛部队的支持下,借力八尺门海堤“桥上架桥”,历时三年协作建成“向东渠引水工程”,根本解决了东山的人畜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

  公仆归来,相比于如风而至、萦绕耳际的各种赞美,谷文昌更在意所有的眼见为实:看到公路穿堤入岛,大小车辆往来穿梭,自古天堑已变通途;看到免除了舟楫之苦的群众大力发展养殖、扩收渔盐之利;看到沿堤修筑的渡槽为东山人民送来“救命水”;看到战备因之加强,国防更为巩固……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因而阳光灿烂。


文章分类: 人物春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