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谷公与项公
当年曾受项南叮嘱要学习谷文昌的漳浦县委书记黄步翔告诉我,1995年他从漳州市人大副主任任上退休后,给项南打电话:“项书记,我从市里又回到了县里,承包了一座山种果树,当农民,继续念您倡导的‘山海经’。”项南在电话里哈哈大笑:“厅官当农民,是个很好的回归呢。以后人们会说,东山有谷文昌,漳浦也有黄步翔!”
1997年,项南故。长汀县河田镇“开闽王”王审知的庙旁,横空出世“项公祠”,乃当地百姓发自内心地把项南当作神明来长年敬奉。若问其故,当地妇孺众口一词:“我们河田和长汀能有今天的水土保持、青山绿水,第一恩人数项公。”
中央苏区时期即有“红色小上海”之称的长汀县,近年声名大噪,乃因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牵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进中南海一个月间两作批示,提出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长汀由此成为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范。他在新世纪之初时福建省长任上,在对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报告的批语中,深情地提到项南,还曾撰文称项南“长者风范,公仆榜样”。
至2020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和重要文章里,对谷文昌则先后有过9次赞誉。
谷文昌长项南3岁,他们都是时代楷模、公仆榜样。
谷文昌——生前不搞特殊化的人,却在身后一次比一次“特殊”起来,被竖碑立传,直至连雕像都被请进中共中央党校,与焦裕禄一道,和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站在一起。而这些“特殊”的第一次,缘于项南。
项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任上大力反腐,生前极为反感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却在主政福建之初,为一位已故地厅级副职领导破例搞了一次“特殊”。
这两个一生未曾相见的共产党领导干部,一个被称为“谷公”,一个被称“项公”,都被“封神”,享受着百姓自发的香火。多年后,人们谈起他们,还是满怀敬意,泪流满面。
他们哪里在乎香火呢,在乎的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项南的座右铭。项南书法自成一家,曾抄录王冕此句先后赠与干部群众共勉——“共勉”之中,何尝不是借此向包括谷文昌在内的前人致意?否则,他不会在离任福建和重回福建时再到东山。此中真意,可谓“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项南当初为谷文昌的超规格宣传,使得这粒深扎八闽的“谷”种,又逢春发芽,继而在华夏大地发潜德幽光,光耀千秋。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