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上《横海歌》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7-04-04 21:21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水师提督施德政率师渡海征剿占据澎湖的倭寇,大获全胜,奏凯而归,在九仙山上举行庆功大会宴请将士,并饮酒赋诗,写下了一篇文词壮丽、歌颂战绩的《横海歌》: “大国拓疆今最遥,九夷八蛮都来朝; 沿海边开几万里,东南地缺天吴骄。 圣君御宇不忘危,欲我提师制岛夷; 水犀列营若碁布,楼船百丈拥熊罴。 春风淡荡海水平,高牙大纛海上行; 惊动冯夷与罔象,雪山涌起号长鲸。 主人素抱横海志,酾酒临流盟将吏; 扬帆直欲捣扶桑,万古一朝悉奇事。 汪洋一派天水连,指南手握为真诠; 浪开坑壑深百仞,须臾耸拔山之颠。 左麾右指石可鞭,叱咤风霆动九天; 五龙伏鬣空中泣,六鳌垂首水底眠。 舟师自古无此盛,军锋所向真无前。 君不见汉时将军号杨仆,君王所畀皆楼船; 又不见安南老将称伏波,勋标铜柱喜凯迹。 丈夫既幸遭明主,不惜一身为砥柱; 试将蚁穴丸泥封,莫使游鱼出其釜。 鲸鲵筑京观,军容真壮哉! 椎牛飨壮士,铙吹喧天来。 座中珠履歌横海,酒酣争比相如才; 漫把升平报天子,从今四海无氛埃。”
意指驰骋海疆,纵横海上,所向无敌,表达了施德政当时得胜归来,志满意得,意气风发的英雄气概。整篇《横海歌》由行草书就,字体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现题刻于九仙山的鲤鱼石上。
文章分类:
景观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