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东山县澳角村青年志愿队 二维码
文明村的文明旗帜 ——记东山县澳角村青年志愿队 案例背景:澳角村地处东山县东南突出部,三面环海,是“全国文明村”、“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重点渔村。该村淡水资源极度贫乏,许多村民的饮用水须从几里外挑过来。于是,一支专为孤寡老人送水的青年志愿队诞生了。在它的成长过程中,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先后荣获“第七届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第三届福建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奖”等称号。 关键词:澳角 团员青年 志愿队 澳角村青年志愿队突出“六大使者”目标要求,积极践行志愿奉献精神,成为“文明村”一面文明的旗帜。 一、做组织严密的服务者。志愿队建立“三大制度”,确保队伍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一是建队章程。参照团章,从建队宗旨、宣传口号、活动任务、队员义务、守则、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制定志愿队章程。二是队费制度。除村财支持和6名企业家长期挂钩扶持外,男、女队员每月各缴纳20元、10元队费,既体现了队员对组织生活的高度热情,又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队长会议,研究近期工作重点,决策队内重大事项;每月定期召开志愿队例会,讨论近期活动方案、服务内容,交流心得体会,使队伍凝聚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做充满活力的志愿者。志愿队搭建“三个平台”,致力提高队伍的先进性。一是学习的平台。村团总支建立了农村青年中心,配备图书阅览室、队员活动室、文娱活动室、短信平台等一系列队员活动阵地。二是传播的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爱民固边模范澳角村信息网”和“中青网”建立了“乡村小红帽”博客和QQ空间主页论谈,拓宽了队伍对外交流领域和志愿精神的传播途径。三是展示的平台。注意用摄像机、照相机捕捉队员踊跃表现的精彩瞬间,展示队员的风采,大大提高志愿队的吸引力。 三、做乐于助人的奉献者。志愿队从“三严”入手,教育队员乐于奉献。一是严格要求。每个队员要做到“思想、表现、服务三到位”、勤写心得、勤讲体会,及时缴交队费,积极参加活动。二是严把动态。注重把握队员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政治、共青团知识和志愿者理论教育,帮助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严肃管理。围绕“坚固的盘、流动的兵”,对于不合格的队员坚决清除出队伍,不断为队伍增添、更换新鲜血液。建队一年来,志愿队拥有主力队员30名左右,后备队员40名。 四、做党政组织的追随者。志愿队做到“三个积极融入”, 真正成为党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一是积极融入新农村建设。始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在“乡风文明”建设上首当其冲,努力传播志愿精神,塑造文明新风,宣传先进文化。二是积极融入平安东山建设。组建了“澳角村义务消防分队”和“志愿队夜间巡逻小组”,主动协助本村的公益活动,有效维护辖区治安,增强应急能力。三是积极融入家园清洁行动。在身体力行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的同时,注重入户宣传,影响带动村民自觉保护卫生环境。 五、做困难群众的知心者。志愿队以“三大行动”为抓手,孜孜不倦地践行着宗旨。一是公益行动。结合村两委会的工作重点,每月定期开展公益活动,保障志愿服务正常运作,丰富队伍活动内容。二是扶贫帮困行动。坚持2个定期帮扶项目(送水、入户),固定帮扶对象60户,同时坚持调查摸底,适时设计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三是爱心行动。主动挖掘帮扶对象,牵线搭桥实现帮扶,帮助困难户争取民政生活补助,为待业青年寻求岗位,为贫困对象送去节日温暖。 六、做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志愿队突出“三个促进”,引导农村先进文化传播方向。一是以学习促进提高。举办“志愿队计算机培训班”,组织队员参加“澳角村成人文化提高班”和“澳角村成人音乐学习班”,提高队员文化修养。二是以个人促进整体。提出“一名队员影响带动十个人”的工作思路,积极通过个人言行举止影响身边群众。三是以团队促提升。走出澳角,跨区开展服务活动,组织到邻村开展帮扶困难户活动,积极延伸服务手臂。 点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没有利益的集结,一群年轻人却共同地做着一个个不求回报的付出,这是一种崇高,是闪闪的团徽放射出来的一抹光辉。
文章分类:
媒体报道
|